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,浙江共有107家企业上榜,数量连续27年位居全国首位。浙江民企能够在榜单中表现出色,其地域密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区域发展均衡且有核心引领:浙江上榜企业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,体现了区域发展的均衡性。同时,杭、甬、绍三地表现尤为突出,企业数量合计占比近80%,凸显出环杭州湾地区在省域一体化中的核心地位。其中,杭州38家企业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,较上年度增加2家,连续23年位居全国城市第一,且有三家企业跻身前十,在民营企业数量、质量和结构上都占据优势。产业集群效应显著:宁波的上榜企业数量增长迅猛,从五年前的16家增加到23家,当地头部企业的排名也大幅提升,如雅戈尔、金田投资等。这些“链主”企业带动了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,形成了产业聚焦效应。此外,萧山以12家上榜企业实现“断层式领先”,衙前一镇就有恒逸集团等四家500强企业,其上榜企业绝大多数以制造业为主,集中在化纤、纺织等传统领域,体现出扎实的产业底蕴。政府政策支持有力:浙江政府部门重视系统性政策设计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,如《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》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2条措施》等,首创“3个70%”要素保障机制,实施公平市场准入。在制造业、服务业等领域也有相应的指导意见和措施,推动产业发展。同时,实施营商环境“一号改革工程”,制定《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,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省。市场化资源配置高效:浙江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,形成了块状经济、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,专业市场与特色制造业协同,科技、金融、人才要素联动,产生了良好的“要素集聚”效应。2024年,浙江在册经营主体数量达1095.2万户,其中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60.1万户,占比达96.8%。丰富的技术人才储备、发达的风险投资和民间金融等,让民营企业敢闯前沿领域。浙商精神的支撑:浙商精神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,浙江的民营企业敢于改革、善于拼搏,具有创业精神、创新精神、担当精神等。这种精神已经成为浙江民营企业的文化基因,促使企业不断提升品牌、拓展市场、自主创新、改善管理,实现了从低端到品牌、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。创新投入力度大:浙江民企重视创新,在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,填报的100家浙江企业共计投入研发费用2281.17亿元,户均22.81亿元。填报的99家企业共计有研发人员20.6万人,户均2080.57人,研发人员占比达到11.07%。约2/3的填报企业已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,以新材料和新能源两大产业居多。
|
|